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常用手段之一是表扬。正确使用表扬,正确运用表扬的原则,充分发挥表扬的心理艺术,将会收到教育子女的满意效果,否则,往往收不到应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表扬是对人的某种言行给予肯定与赞扬,鼓励受表扬者保持、巩固与强化这种言行。
表扬的形式很多,例如:肯定、赞许、赞扬、期待、激励、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等等。
关于表扬,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讨论一下。
1.应该重视做人方面的表扬
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无论做人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只要有了好的表现,就要进行表扬。但我认为从我国目前家庭教育情况来看,应该重点抓住对孩子做人方面良好行为的表扬,强化孩子做人方面的优良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发展孩子良好个性,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一位刚上高一的北京某重点中学学生,在学校自行车棚里捡了50元钱,然后主动把钱交给老师。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他,他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非常高兴。他对儿子说:“你做得好,做得对,捡50块钱交给老师,捡500块钱也要交给老师,捡钱无论多少都要交给老师,你这种做法很好。”这时他妈妈也表扬他说:“在你小学时也常捡到东西交老师,有好几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表扬你。”他爸爸又说:“记得有一次春节你和表弟、表哥、表姐在街上玩,捡到了一个钱包,你们几个人一起找到派出所,把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爸爸又对他讲:“你考试经常考得很好,爸爸妈妈高兴;你拾金不昧,爸爸妈妈更高兴。”这位爸爸尤其强调一个“更”字,意思是在做人方面一定要做得更好,就是要做个拾金不昧的人。
这位爸爸借这个机会又接着说:“一个人的考试成绩是会有波动的,不会每次都考好,每次都是班里前几名,这是很自然的事。大家都在努力,你想每次都考前几名,这种意愿和信心是好的,但是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和预定的目标一致。但是,我们在捡钱方面不能有时交,有时不交,有所反复。你一贯拾金不昧,应该把这样的精神发扬下去,爸爸妈妈对此非常高兴。”
我们现在有些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孩子考试成绩好,就大大加以赞扬,给予物质奖励。有的孩子在助人为乐方面做出成绩,家长却往往视而不见。有些家长甚至说:集体活动少参加一些,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犯不着,将来考大学不靠集体活动,而靠考试分数。这种说法忽视做人教育、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忽视人格的教育、忽视人格教育与表扬,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
2.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奖励是一种表扬形式,奖励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一般应以物质奖励为辅、精神奖励为主,两种奖励要同时结合使用。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强调物质奖励忽视精神奖励的情况比较普遍。有些家长单纯以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
有一位家长对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说:“你要这次考好了,考上重点中学,妈妈给你买电脑。”孩子考好了,他妈给他买了电脑,孩子如愿以偿。结果后来的一个学期孩子就是玩电脑游戏,作业都不做,期末考试成绩很不好。他的妈妈意识到:买电脑来刺激孩子学习方法欠妥。
这种滥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的方法,常常收到不良效果。不少家长在向我咨询时,都谈到买电脑想刺激孩子学习,结果都适得其反。我认为恰如其分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以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和良好学习成绩。但是,滥用物质奖励,以物质奖励作为刺激物,可能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进而导致不良的学习效果。
3.表扬的良好心理气氛
表扬是否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下进行,对表扬产生的心理效应有很大影响。
奖励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能增强孩子的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能更好地调动孩子的心理实现系统(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能力与智力策略、智力技巧)、心理动力系统(信念、信心、动机、需要、意志、个性)、心理调控系统(情绪健康、心理的适应性、平衡性等)、心理供给系统(潜在心理能量,如尚未出现的灵感等)。
有的父母喜欢在吃饭时间表扬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表扬几句,有时孩子还没听清楚。
有的家长为了兑现承诺,孩子考试成绩不错,发一袋营养品给孩子,也不说明因由。这些都不是在良好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表扬,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4.表扬程度要与成绩相当
表扬程度要与贡献程度相当,要与成绩相当,要与进步程度相当。
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要比省里奥林匹克一等奖的表扬程度要高,这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对孩子表扬的程度与孩子的成绩程度、进步程度相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不是都做得到的。
有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星期六早晨看见前一天晚上下了大雪,就主动下楼,把楼前的雪扫干净了。他妈妈看见了,对这事情也没说什么。可是当天晚上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期间没有看电视,他妈妈表扬了孩子这种行为。
不是说孩子做作业,在做作业当中不看电视,不应该肯定,而是说孩子能主动去楼下扫雪,这种行为、这种品德、这种自觉扫雪为大家利益着想的精神应加重表扬。表扬程度要与成绩相当,要与进步相当,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表扬心理艺术,但也不能机械地运用这种心理艺术,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与成绩的实际情况恰当地使用表扬程度与贡献程度相当的心理规则。
有一位家长跟我说:他用金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成绩。他说无论什么课,不论期中与期末考试,只要分数在90~100分之间,奖励100元;考80~90分之间,奖励80元;考分在70~80分之间,奖励40元。他这种用金钱奖励孩子考试成绩的办法,表面看起来是符合表扬程度与学习进步、考试成绩贡献程度相当的表扬规则,但是,这未免太机械,并且用金钱来表扬孩子考试成绩也欠妥。
一个孩子的数学考了80分,对其成绩要进行具体分析,他的水平和平时数学实力、能力在一般情况大概应考多少分。比如,根据他平时数学能力判断应考90分以上,那么,他现在考80分,他可能是发挥不好造成的,应该引导他在考试中要学会发挥,要保持平衡心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出来,获得好的成绩。如果根据他平时的数学成绩与综合能力,推测这次可能考70分左右,那么,这次考试得80分,就应提高表扬程度,在表扬的语气方面、在表扬的方式方面,都要有所体现。
我不太赞成考试成绩分数在哪个档次,就奖励多少钱这种机械的奖励办法。这种做法往往会收到不良效果,使孩子学习动机不纯,误导孩子学习动机。
家长对待孩子的微小进步,也要给予肯定,目的在于鼓励孩子向进步方向继续前进。当然,小的进步用肯定的语气表扬即可,如果孩子进步比较大,就可以用赞许的语气进行表扬,并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家长对孩子的进步要实事求是。如果家长对孩子微小进步评价过高,并给予很重的物质奖励,就容易使孩子自以为是,滋长骄傲自满情绪。
5.表扬要考虑孩子个体需要的情况
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异,人和人之间的需要,也存在个体差异。对孩子进行表扬时,无论是精神表扬和物质表扬都要针对孩子的需要进行,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表扬效果。
一名初二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超常发挥,爸爸妈妈对她的考试成绩非常满意。她的妈妈就从商店里买了各种各样的营养品、保健品,以资鼓励,但孩子对此并未表现出多大欢喜,因为她对那些保健营养品兴趣不大。她倒是喜欢买一套莎士比亚全集。她爸爸妈妈给她买的保健营养品的价钱比买那套莎士比亚全集贵多了。如果她爸爸妈妈了解孩子的需要,给她买套莎士比亚全集,对孩子的阅读能力与培养孩子人文科学的精神,促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肯定有很大益处。但是,爸爸妈妈给她买了很多营养品、保健品,放在那儿没起什么积极作用。
一位父亲分析起他儿子的英语学习情况,估计这次初二期末英语考试能考到85分左右。出乎意料孩子考了93分,爸爸很高兴地对儿子说:“你这次考得好、发挥得好。你有能力也有潜力,把英语学得更好。”并且他与儿子谈论怎么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儿子提出买套新概念英语,爸爸欣然同意。孩子在暑假里经常自学新概念英语,做了不少新概念英语练习题,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开学后,到初三期中考试达到了96分。这个孩子后来说:“爸爸给我买新概念英语,对我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6.表扬需及时
家长表扬孩子的目的,就是家长对孩子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学习成绩,给予肯定和赞许。表扬的目的,是巩固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成绩,及时强化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成绩。
强化需及时。及时地强化,才能使良好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与良好的学习成绩及时得到巩固,以便更好地发展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学习成绩。
过期的表扬将冲淡巩固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学习成绩的作用。及时地表扬,父母会有更多的惊喜。
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完德育课回家后,自己洗袜子,妈妈下班后,看到了非常高兴,对孩子讲:“妈妈给你洗了十几年的袜子,你现在自己能洗袜子了,爸爸妈妈非常高兴,你长大了,一定会料理自己的事情。”第二天放学后,这名孩子不仅自己洗袜子,而且还帮助妈妈把菜洗好。从此以后,这名孩子经常在学习之余,帮助妈妈做些家务活。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就会起到巩固孩子良好行为的作用,就会起到发展孩子良好行为的作用。
7.表扬的方式要变化
新颖的刺激、变化的刺激,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容易激发人们的动机;而不变化的刺激、千篇一律的刺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家长用多年不变的单一的表扬方式,孩子听着无味道,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激发不了孩子良好的动机。
一名初三学生和他妈妈说:“我每次考得好跟我爸爸讲,他都是说‘好,要继续努力’,这成了爸爸的口头禅了,今天,晚上我爸爸回来后,我告诉他我这次的考试成绩,妈妈您听着,爸爸准说这句话:‘好,要继续努力。’”爸爸下班回来后,儿子向爸爸汇报了这次考试的成绩,爸爸果然不假思索地说:“好,要继续努力。”母子俩都哈哈大笑。爸爸这时觉得莫名其妙:“你们笑什么?”妈妈对他说:“笑的是你这句口头禅。孩子每次告诉你考试成绩,你都是用这句话,我们都听烦了。”
家长使用单一的、不变的、重复的语言去表扬孩子,时间一长,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有时甚至引起孩子的厌烦。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道德、健康等方面的进步要随时肯定与赞许,同时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便使孩子更快地进步。对孩子的表扬所用的语言不能单调,要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不要千篇一律。比如说孩子数学成绩进步了,要根据孩子目前的学习情况,买一两本确实有价值的参考书,给孩子以促进,提高孩子数学成绩。孩子英语成绩提高了,可以给孩子买几盘录音带,促进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发展他的英语听力。
8.期待要合理
家长对孩子提出希望,提出要求,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所以说,合理的期待也是一种表扬形式,运用得当会收到满意效果,运用不当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与积极性。
对孩子提出期待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孩子的潜在能力出发,期待不能过高,要采取小步走的方式。例如,孩子的语文成绩不太好,上一次考了65分,这次考了73分,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进步,肯定孩子有能力提高语文成绩。其后希望孩子总结经验,继续提高语文成绩。可以和孩子商量,如继续努力,把语文成绩提高到80分怎么样。根据孩子的潜力,学语文又得法的话,孩子再下一次考试提高几分是很有可能的。并且,要和孩子一起讨论把那些薄弱环节解决好,争取把语文成绩再提高一步。这样孩子心理上对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心里就有底,很可能下一次语文考试成绩能超过80分。
如果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向孩子提出考85分的目标,不仅起不到表扬的作用,而且可能使孩子增加心理压力,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下一次语文考试成绩要达到85分,这只是家长的一种良好愿望,但是,是很难得以实现的。孩子从这次考试到下一次考试在语文上提高10分以上,这一般是比较困难的,提出这样的硬性目标,孩子很难接受,家长的目标与要求不能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动力。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