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着红纸,右手拿着剪刀,李海媛神情专注。咔嚓咔嚓,剪刀在她的手中弯曲自然,运转灵活。一会儿工夫,红纸屑落满了课桌,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跃然眼前。
“我最喜欢上剪纸课。看着一张纸在自己手中变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特别有成就感。”刚刚升入蕉山中学初一年级的李海媛学习剪纸不到半年,兴趣却越来越浓,技艺也突飞猛进。
“这孩子能坐得住,是个学剪纸的好苗子。”在旁指导的王兴利老师不住地称赞。王兴利是当地有名的剪纸艺人,也是蕉山中学特聘的剪纸老师。
蕉山中学位于山西省广灵县蕉山乡。这里是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广灵剪纸的发源地。为传承剪纸艺术,广灵县将剪纸列入了当地三所初中、职校的必修课中。蕉山中学是最早开设剪纸班的,从2001年至今,培养学生近千名。
“开设剪纸课,对孩子们来说,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艺术熏陶和培养。”王兴利说。
广灵剪纸俗称“窗花”,由民间刺绣工艺演变而来,形成于明代,在清朝道光年间趋于成熟。其后,经过不断改进,广灵剪纸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灵剪纸,有‘剪’的,但更多是用专门的刀具来‘刻’。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一幅剪纸作品,要经过设计、刻制、染色等多道工序。”王兴利说,按照这些工序,学校课程安排也循序渐进:初一学习用剪,初二学习刀刻,初三学习点染,每周每班三节课。
从好奇好玩到渐入佳境,王兴利培养出的学生在各类剪纸比赛中多次获奖。
“有的同学升入高中后,剪纸成了他们的业余爱好和特长;而有的没能考上高中,就接着进行专门的剪纸培训,将它做成自己的事业。”王兴利说。
事实上,在广灵县,剪纸不只是一种传统文化,它已发展成一项产业。目前,该县已有两家剪纸艺术公司,形成了集产品研发、生产、展销、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格局。
“剪纸课的开设也为当地增加了一条就业途径。”王兴利说。
将来是否以剪纸为业,李海媛并没有多想,她只是很享受现在学习剪纸的过程。“随着自己的心情裁剪点染,做出一幅独一无二的剪纸作品,这种感觉太棒了!”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