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行动
媒体观点
深度访谈
领导关怀
行动新主张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校园活动 > 媒体观点 > 正文

小学班干部到底该不该取消 孩子应远离权力?

有条微博很火,3000多人转发,800人参与评论。微博称,郑渊洁说,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汉奸的三个特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微博还称,发达国家小学没有班干部制度,建议取消中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对此,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赞成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不过也有老师认为,小学班干部“摆架子操官腔”问题在大人,希望小学班干部弱化“官”和“管”的色彩。(《河南商报》)

正方

孩子应远离权力

快乐成长最重要

对于郑渊洁的表达,我是部分认同的。小学班干部制度的确应该取消,无论人们如何去理解小学班干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它都是一种权力,而对于需要全面发展,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其实需要与权力保持距离,与世俗保持距离,他们需要的只是平等快乐地成长。但同时,我觉得把小学班干部等同于汉奸则有些夸大,或者说小学班干部的变异其实来自于我们成人的变异,对于一个对世事懵懂的孩子来说,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想让他们成为怎样的人,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化”。尽管,在“社会化”过程中,孩子也具有主动性,但相对于社会,他们还是被动者。

因此,是否废除小学班干部制度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成人会给他们怎样的教育。如果,我们给他们公民教育,告诉他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有所担当的人,则即使小学班干部存在,他们也会把这个职位看成是一个服务的机会,会把权力看成是一种服务的工具;而如果,我们总想着让他们承担卧底和告密者的角色,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他们特权,那么我们又怎能期待他们不成为一个“小汉奸”呢?所以,即使要清算小学班干部之罪,矛头也应该指向那些培养他们的教师和大人,是他们误导了孩子。(李劭强)

反方

无需取消但须改进

虽然郑渊洁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包含着一定的积极成分,但是笔者还是觉得,与其简单取消,不如积极改进。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不是目前的班干部制度出现了问题,而是制定和执行这一制度的人出现了问题,也就是学校和老师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走进了误区。

不管是郑渊洁还是网友,之所以觉得现在小学的班干部制度问题多多,原因就在于现在小学的班干部,实际上已经沦为老师的喉舌和耳目,成为了自己同学身边的“潜伏者”和“告密者”,有些学生干部还官气十足,官威甚大,最终招致了其他同学的反感。但是我们想想,这些本来和其他同学一样天真烂漫的孩子,为什么一当上班干部就变了脸,站到了其他同学的对立面上?说到底,还不是任命班干部的老师出现了问题,还不是鼓励孩子当班干部的家长出现了问题吗?

很多老师,在委派班干部的时候,都给他们规定了明确的任务,比如要监视谁谁上课不守纪律,谁谁课下调皮打闹,然后把这些名单报到自己手里,自己再采取具体的惩罚措施。而老师的要求,这些班干部敢不服从吗?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实际上是代人受过。而且,有了打“小报告”的权力,在得罪同学的同时,客观上也培养了班干部高人一等,官味十足的特权思维,沾染上社会的不良风气。很多家长也是如此,在鼓励自己的孩子竞选班干部的时候,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锻炼孩子帮助老师,服务同学的能力,而是锻炼所谓当官的能力,管人的本事,以便为长大后“当官”打基础。这样的孩子如果当了班干部,必然是“操官腔摆官架”,在内心滋生特权思想。

所以说,小学的班干部制度无须简单取消,而是需要积极改进。应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弱化班干部“官”和“管”的色彩,增强服务同学、团结同学、领导同学的意识。如此一来,既锻炼了班干部的各项能力,也不会招致其他同学的反感。(苑广阔)

评判

遭人恨的班干部

是在代老师受过

班干部制度的本意是让班干部成为老师的助手和参谋,协助老师做好班集体工作。但实践中班干部的角色却发生了明显的错位,非但没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反而因为经常给老师打小报告,成了挑拨师生关系的“罪魁祸首”。当然,这问题不该怪班干部,他们也是听命于老师,就算取消了中小学班干部制度,老师也依然会在学生中物色“告密”的“奸细”。班干部只是代老师受过而已。

除了告密,班干部最让人恨的就是滥用权力。这一方面是因为班干部权力过大,却又没有相应的监督。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官场是这样,校园的小社会也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的班干部产生过程极不正常,当选者不是请客吃饭拉票贿选家长就是给老师送礼后被指定的。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能热心为班集体服务吗?花这么大的代价成为班干部,还不得好好过把权力瘾?

中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否取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学校和老师有没有意识到班干部身上的问题,转变教育思路,采取措施避免在班级中形成特权阶层和出现被其他同学敌视的“告密者”。只有平等看待学生,真心和他们交朋友,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对班集体的管理也才能得心应手。如果老师能和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还需要让班干部充当“奸细”打小报告吗?班干部不是官,不能摆官架子更不能学官僚习气,老师应该尽量弱化班干部的权力色彩,通过轮流“掌舵”或是多设岗位的形式让更多孩子得到为同学服务的机会。(杨国栋)

分析

根源在官本位文化

如果说是教师和家长误导了孩子,那些教师和大人们或许会感到委屈:我有吗?又或者,他们会说,这不是正常的吗?这不是为孩子好吗?如此的思维方式其实反映出他们也是一个“受害者”——文化的受害者。他们身处在一种文化之中,这种文化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并通过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更多的人,包括那些他们面对的孩子。因此,他们不会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何不妥,反而在这种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生活方式。

那么,到底是怎样一种文化将小学生们培养成了小汉奸?说起来也十分简单,就是文化中的“官本位”,以权力为中心,唯权力至上。正是有了这样的权力观念,人们才会具有对权力的敬畏以及对缺少权力者的轻蔑。这种观念经过大人投射到小学生的身上,他们自然就会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对周围的同学另眼相看。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为同学们服务,他们想的是如何讨好老师,并在老师的表扬中获得满足。如果此种文化不清除,则期待小学生班干部成为帮手的老师不会消失,带有汉奸色彩的小学生班干部自然也不会消失。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每个人都会成为文化的“俘虏”。如果没有文化层面的反思,没有对文化中陈腐因子的剔除,那么这些陈腐的文化就可能成为阻碍人正常和全面发展的东西。所以,在反思小学生班干部制度时,更应该反思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文化,这些东西似乎看不见,但却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这种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与这种文化相比,小学生班干部制度实在算不上什么。(乾羽)

三言两语

“发达国家小学没有班干部制度”,绝不能成为取消班干部制度的理由!

——冷峰

郑渊洁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孩子不是自己教育的吗,没亲身体验过,怎么能这样断言?

——王阳

卢梭说:教育的目的是成长,除了成长之外别无目的。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不是为了老师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系统替他们“看着孩子”,更多的是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增长知识、健康成长。

——朱峰

评判中小学班干部,既不能妖魔化,也没必要全盘否定,一律取消。我的看法是,尽管许多国家真没有班干部制度,但既然当班干部也有不少显而易见的好处,倒不如对班干部制度进行改造。

——李甘霖

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同学都能当班干部,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进步,比如有些学校实施的“班干部轮流制”就很有借鉴意义。

——耿银平

不知这“汉奸”从何而来?是不是当了班干部就一定是汉奸的苗子,而当不上的就一定是好人、君子?

——南非

凡事都应该客观看待。大家不觉得郑渊洁这几年的观点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吗?他的观点是客观看问题吗?

——李若凡

关键问题不在班干部,而是班干部怎么产生的。是否有服务意识关键在于产生方式。就像很多大学的学生会,选学生会成员时学校领导是评委,这样产生的学生会怎么可能为学生服务?

——刘锦

不要什么都拿咱们和国外比,设班干部是好事,打小报告是证明老师还在认真地管理班级,等到什么都没有了,班级无法管理了,我看倒霉的还是咱们家长……身正不怕影子斜,还得多从自己找原因……

分享到:
来源:北京晨报  2013-10-16  6187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