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庆顺 和学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学校领域的重要体现和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是否满意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对学校是否满意。认识和把握“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发展,最终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学校。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校存在的价值所在。当前存在着的择校现象本质上是家长对学生更好发展的选择。“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学校”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学生发展的期冀。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人民满意的学校首先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学生的学业成绩、升学率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学校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升学率,应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而不仅是高升学率的教育。
人民满意的学校要求学校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和发展观,通过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但使学生在智育方面得到发展,而且在德育、体育、美育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人民满意的学校还要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置等,只有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学校。一所好学校一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多年来持续的“择校热”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择教师、择高水平教师。因此,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必须把教师发展特别是专业化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在专业化成长中体验职业幸福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专业精神、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其中,专业精神是指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文化底蕴、学科专业素质和教育专业素质等,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人民满意的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一是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通过培训、研讨与交流等多种方式,促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二是要引导教师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善于交流与合作,在反思中自我成长,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专业化水平;三是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通过教育科研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办学理念清晰、办学特色鲜明,同时拥有较高办学水平和良好办学效果的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充满了新期待和新要求,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指南和准绳,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标志。人民满意的学校在发展定位上应该是准确的,在办学理念上应该是清晰的,已经或正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风格。人民满意的学校要拥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组织和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家办学”成为人们对教育的新要求,校长要努力成为教育家型的校长,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带领学校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
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内外部关系良好的学校。学校只有具有良好的内外部关系,才能使家庭、社会、学校关系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是良好的校际关系。良好的校际关系可以促进不同学校共同发展。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会有发展中的弱势和不足,不同的学校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人民满意的学校更应该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良好的家校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家长已经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人民满意的学校要通过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和一些重要的活动安排,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三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每个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同时又处在大的社会环境之中。学校师生的素质相对较高,可以对社会特别是所在社区产生良好的影响;学校的一些公共设施可以向社区开放,为当地居民服务,促进社区的发展。同时,社区环境是否整洁、学校周边是否安全,以及图书馆、科技馆和博物馆等相关公共设施向学校开放,社区人士对学校教育的支持,都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