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行动
媒体观点
深度访谈
领导关怀
行动新主张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校园活动 > 健康行动 > 正文

校园“禁机令”引社会热议 堵不如疏需正确引导

3月5日,腾讯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新乡市长垣县一中从去年4月制定“六条禁令”和“7个不准”到现在,共有21名学生因带手机到校,违反“六条禁令”被立即劝退,取消学籍。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学生到底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成了众人争议的焦点。

记者调查发现,安阳市多数中学禁止或者不主张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而超过半数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学校此举已“落伍”,教育专家称“堵不如疏”,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手机。

五成中学生带手机大部分学校下“禁机”令

现在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现象是否普遍呢?学生该不该将手机带进校园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安阳市的部分初高中学生了解相关情况。

“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有手机,很多学生随身带进校园。”昨日中午,记者在安阳市红旗路碰到五位某高中学校的学生,其中一位名叫朱家豪的高二学生透露说,他们班里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都有手机,带手机进校园的过半,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但学生们都是偷偷地将手机带到学校,主要用于与家人、同学联系。

另一位读高三的学生称,他们班里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手机,而且近一半的学生用的是触屏等高端手机,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上学不带手机。因为学校规定不让带手机进校,只要老师发现就会批评甚至将手机没收,学期结束时才能领走。

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小宇称,他们班里约一半的学生有手机,带手机进学校的占一少部分,多数同学将手机放在家里,因为学校同样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某中学的班主任李老师也表明中学生用手机对学生的学习易产生不良影响,不主张中学生在上学期间使用手机。

记者共调查了5个中学共12名学生、4位老师,他们大都表明学校不准许学生带手机上课。

“时代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总是不断出现的,不能因为孩子带手机有弊端就要把它一刀切掉。”学生家长张女士说,“我家离学校远,有时候下班较晚,家里没人,或者临时有事不在家吃饭,都得跟孩子联系,没手机还真不行,更何况路上公用电话也不多见了。只要孩子到学校上课时关机,需要联系家人时再拿出来用,应该不会影响学习。”

同样有些家长表示,只要孩子自觉,有自制力,学习未必会受影响。“没必要强制要求不准带手机,毕竟有个手机还是方便些,有安全感。再说了手机上有电子词典功能,孩子遇到不懂的英语单词可查阅下,对学习也有好处。”一位学生家长程女士说,唯一担心的是孩子把手机当玩具,不能正确利用,从而致使分心,耽误学习。

“我反对孩子在校使用手机。”对此学生家长杜先生感慨地说,他女儿上八年级,班主任建议家长们不让孩子使用手机,因为女儿有了手机后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原因是孩子年龄小,好奇心较强,自制力较差。即使上课不玩手机,但课下经常玩手机,跟同学发短信,还跟社会上的陌生人聊QQ。

近日,腾讯网就“你咋看学生带个手机进学校就劝退?”话题发起投票,直至昨日16时,有3993人投了支持票,3328人投了反对票,419人认为不确定。

不反对孩子带手机前提是不影响学习

堵不如疏关键在于正确利用

“我个人认为学校和家长一味地去‘堵’还不如适当的‘疏’。”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老师连亚飞认为,手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通讯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学校和家长不能因为应试而把学生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隔绝开来。“现代社会的一些孩子逆反心理较强,一味地禁止的做法不太合适,要适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连亚飞表示,只要学生使用手机不出格,比如上课期间手机关机,或课余时间能正确对待手机,就不该强制学生不准带手机。

“作为主要的通讯工具,学生使用的手机功能不宜太多。比如老人有老人专用的手机,将来我国也可能效仿外国制造学生专用的手机。”他还建议学生家长给孩子购买的手机不宜过于高档。

安阳市梅园中学副校长莫俊峰称,“中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目前的中学生守则并没有作出规定。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对学生学习或成长等方面的影响跟各个学校的校风以及学生自身自觉性有关,作为学校和家长,关键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手机,明辨手机的利弊,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分享到:
  2014-01-09  6033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