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十堰一名不愿工作的男子被发现死在家中。该王姓男子是村中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不愿工作独自居住家中14年,其母亲因争吵被其打成骨折后住到女儿家。男子像野人一样生存,不在厨房做饭,冬季只吃生蔬菜,而村民否认其患精神病,怀疑他是饿死。
“宅”死家中,心灵太脆弱还是现实太骨感?
根据其老师以及邻居所述,王小林天生聪颖并且很懂事,读书很用功,在县里数学竞赛中名列前茅,而且年年被评为“三好生”。这就说明了王小林并非是生性如此的。
然而,就在王小林因不满学校安排放弃教员工作后,这个年轻人发生了质的改变,一下子成了“垮掉的一代”。甚至为此与母亲争执并大打出手,致其母亲亦对之失望至极。其后,王小林染上吸烟恶习,日子得过且过且形势变得愈来愈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曾经的少年在瞬间判若两人,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王小林对生活突然失去了信心,对生活绝望了。
一个曾经的佼佼者,人们瞩目的焦点,自是有着天生的优越感,有着满满的自信和理想。然而当其毕业工作之后,才发现一切与想象中的相差那么大。并且为了这一切,他付出的是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和姐姐做出的牺牲,以及家庭给他的艰难的支持和他自己默默忍受的种种困苦。他甚至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
王小林的梦破灭了,他的生命也开始消陨。为什么一个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却走了这么一条不归路?到底能不能都怪罪于其自身的心理素质不高?
是心灵太脆弱,还是现实太骨感?但不管是其中的哪一个,都凸显出一个问题,那些有志气的“农二代”的心理问题尤其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大学毕业生饿死扯不上“读书无用论“
观看诸多网友在新闻后面的评论,说什么“大学白上了”、“读书真的没什么用”显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了。笔者认为,王小林的饿死,跟“读书无用论”扯不上。因为王小林读不读书、上不上大学,跟其日后的不劳动不做饭而饿死没有必然关系。
王小林之饿死缘于其心理的严重障碍。吃的口欲是人生存的第一需求。一个人再怎么懒,他也还是要吃饭的。即便偏远农村的小混混、真正的好逸恶劳者,他们都知道为了改善生活而去做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何况王小林是一个在城市读过大学、见过世面的人。
我们不能以王小林之死等极端案例来误导公众“读书无用”。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俯下身来学以致用灵活就业,就有可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不一定大富大贵,至少说小日子能混得过去。
徐大发:饿死懒男的不是食物而是精神
按说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素质、体力都应很好,要找一份工作正常生活也不应太难。可偏偏他却朝相反的方向颓废堕落,为什么?根子还在于他的精神堕落,在于他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事中使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一旦精神思想发生了“癌变”,是多么的可怕!从某种程度上说,饿死王小林的不实物质食物,而是精神食粮。
没有挫折教育,每个大学生都可能“宅”死
纵观整个事件,有几个细节不容忽略。一方面是,求学的路上,他一直被包围在鲜花和掌声中,走得一帆风顺。另一方面,在大学期间,姐姐为他早早辍学,父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不敢告诉他;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就选择了不干。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在人生道路上,他心理封闭、压力过大,各种挫折累积压倒了他,并将他送上了不归路。换言之,挫折教育的缺失,是导致他不会自我调适,最终饿死家中的根本原因。
的确,大学毕业后饿死家中过于极端,但这些年围绕着挫折教育缺失的话题却一直没有间断过。检视我们的教育,成绩高于一切,似乎成绩代表了学生的全部,学习好,一切都好。不少学习好的孩子,在光环效应心理的驱使下,自尊极强,会偏执地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无可挑剔的,别人的不认同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反复的挫败感则会推其走向极端。可见,问题的实质在于,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忽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造就了考试高分、心理脆弱的“玻璃人”。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