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行动
媒体观点
深度访谈
领导关怀
行动新主张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校园活动 > 健康行动 > 正文

厦门统筹全域资源推进义务教育“五个均衡”

●实行电脑派位和免试就近入学,促进生源均衡

●实行合作办学和“小片区管理”,促进学校间均衡

●实行同城同薪同编,促进师资均衡流动

●2012年将实现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标”

●加大投入力度,保证随迁子女“有学上”、“上好学”

厦门历来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早在1998年就出台《关于扶持一般学校办好所有初中的若干措施的决定》,2007年又出台《关于破解就学难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努力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统筹力度,全面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力推进

福建省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同志多次召开会议专门听取试点工作汇报,指导部署有关工作。厦门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市政府印发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成立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与各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具体责任。

二、办好每所学校,解决择校问题

一是针对初中招生取消择优择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实行免试就近入学。通过促进生源均衡,有效调动各初中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二是通过建立优质学校分校、附属校、合作校等形式,密切优质校与一般校的合作,促进学校间均衡发展。目前全市共建立30多个合作办学关系,在教育教学、干部调配、师资安排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和评价,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三是从2011年起推行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小片区”管理模式,即以片区内的优质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校,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促进片区学校共同提高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四是改革中招方式,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的各个初中校,并逐年提高比例,进一步从源头上遏制“择校”热。

三、实行同城同薪同编,促进师资均衡流动

一是实现全市教师同城同薪。无论是城市名校教师,还是海岛、山区等农村地区教师,工资待遇的标准和发放时间一致。二是实现同城同编。即全市中小学、中职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编制按照城乡一致的标准进行核算。三是建立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在统一待遇、统一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区域限制,在全市范围内从城区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职,完善教师“区管校用”管理体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一个学校工作满6年、校长任职满10年必须流动。2010年以来,全市共有1300多人进行校际交流,每年教师校际交流人数均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有效缓解了薄弱学校的师资问题。  

四、实施“倾斜+输入”策略,缩小城乡办学差距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市政府启动扶持农村义务教育行动,从2000年起每年投入4000万元,2011年增加到每年6000万元,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06-2012年,还增投4.4亿元专项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购置教育设施。2008年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以来,又加强了师资、设备、校舍、管理标准化配置,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向精细化。2011年,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率已达92%。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都将“达标”,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

——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一是推行优质校和农村校“联姻”。推动一些名校将自己的办学经验“输入”农村学校,帮助其提高办学水平。二是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推行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能力培训工程,对紧缺学科3590名兼职教师进行强化集中培训,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结构失衡问题。三是组织专家开展帮教活动。召集全市优秀骨干教师,成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学指导小组,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采取教学视导、送教下乡、教学开放日活动、聚焦课堂专题研讨、专题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村学校培养若干教学骨干,若干优秀的农村备课组、教研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建立经费保障等机制,让随迁子女有学上、上好学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教育费附加,重点用于支持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学校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将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教育设施建设资金的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2012年,将做到“两个完全、一个提高”:即全市城乡公办和民办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全市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完全统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公办义务教育比例进一步提高。

——努力使随迁子女和本地孩子一样“有学上”并最终“上好学”。一是公办学校公开报名方法、招生计划,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外来孩子机会均等,通过电脑派位决定能否就读,使家长心服口服,这一方法现在已被推广到福建全省。二是挖潜扩容,不断增加学位,扩大随迁子女就读公办校的比例。“十一五”期间,启动耗资7.7亿元的岛内义务教育建设项目,新改扩建38所小学和初中,增加4.5万个学位,“十二五”期间还将新改扩建97所中小学,新增12.3万个学校。目前全市70%以上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三是通过免费上学来解决学费贵的问题。2011年春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费教育,并从秋季起,对符合条件就读民办学校的随迁子女也实行免费上学。四是采取平等待遇和特别关爱并举的措施,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市学生进行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在选配班干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构成,同时注重加强行为习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使他们尽快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快跟上教学进度。

通过以上举措,初步达到了义务教育在布局、投入、师资、机会和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均衡,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使百姓真正感受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惠。

分享到:
来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14-06-10  6593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