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认真贯彻落实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标,突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主题,实施“一三三”工程,即抓好一项建设、开展三大活动、建立三个机制,倾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完善阵地,规范管理,抓好少年宫建设
渑池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校外场所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在县、乡、村建起了一批面向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和8个未成年人德育、文体、读书等活动基地。去年全市做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部署后,渑池县迅速行动,于6月份带领4个乡镇的主抓领导和中心学校校长组织人员奔赴山东淄博市参观考察,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的思路,采取抓部门力量整合、抓活动阵地建设、抓管理制度落实、抓文体活动开展、抓辅导员队伍组建等措施抓好少年宫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建成少年宫示范点3个,1个正在实施中。
一是因地制宜,抓好建设。对争取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天池镇笃忠中心小学少年宫,该县督促学校及早整修房屋,项目资金下达后,迅速协调财政教育部门组成工作组,特事特办、快事快办,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项目经费,真正做到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保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少年宫的建设和器材配备上。将该校的活动场地分为室内活动基地和室外演练场所,室内设有科技、舞蹈、剪纸、绘画、电脑、电子琴等9个功能室,校园划分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经典诵读等7个演艺场所,做 到了合理布局、贴近实际。采取政府投一点、义务干一点、社会赠一点的投资形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各级文明单位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筹资10余万元在张村、仰韶的2所小学建起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示范点,在对旧校舍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增添设施、完善功能,初步具备了“四室一站一场”要求,四室即少年宫管理办公室、才艺展示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一站即心情驿站,一场即一个户外活动场所。
二是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意见》,制定下发了《各乡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详细安排》,明确文明办一名副主任主抓、农村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出台了图书借阅制度、文体活动室管理制度、少年宫定位、书画室管理制度等,明确了活动的组织实施流程,规范了活动程序、内容和标准,要求建成的少年宫要对每个场所的器材配备、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考勤登记、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等情况进行记录归档,县文明办会同教育部门定期检查,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评和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同时召开由教育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会议,指导各学校建立了以乡村学校老师为主体辅导员队伍,以“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和镇村文化人才、民间艺人等为主体的校外辅导员队伍;以大学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等有专长的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目前,三个点确定校内辅导员45人,校外辅导员21名,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工作人员队伍。
三是开展活动,强化教育。少年宫建成后,组织各学校广泛开展学三理知识、做美德少年、国学经典诵读、爱国主义教育读书等德育教育活动,让传统的伦理知识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充分挖掘本地各种资源,把曲艺表演、剪纸艺术、手工编织等项目引进乡村少年宫,着力培养青少年的自己动手能力,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生活;发挥各类文体设施的功能,组织青少年开展歌咏比赛、跳绳、棋类、球类等比赛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培养技能,在活动中增长才干,真正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文体活动开展的园地、城乡互动交流的田地、社会能力培养的基地。
选好载体,丰富内容,开展三项活动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渑池县注意结合青少年生理、心理实际,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展演、我心向党快乐成长主题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提高素质。
一是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展演。将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中小学校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做到了“四个一”,即每人一册国学经典教育读本,每周一节国学经典课程,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组织一次国学经典知识测试。我们还将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专家讲授的涵盖学生方面的内容灌制成光盘,发放到各学校组织师生收看。同时督促县电视台、广播电台还在中午、晚上孩子们在家的时候定期播放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县传统文化研究会在县仰韶广场绘制了300米传统文化墙,在体育中心制作了200多块固定版面,供参加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的青少年观看。结合实际在中小学校开展了以“感恩、励志、修德”为主题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五个一”活动,让学生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向父母(或长辈)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月帮助父母做一次家务活,每学期给父母写一封信,每年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从点滴小事入手力所能及地实践优秀传统文化。去年六一全县举行了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形式多样的精彩展演展示了传统文化的艺术和魅力。通过诵读,四年级以上学生95%能够熟练背诵古诗200首,广大中小学生会背《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二是开展我心向党、快乐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我心向党、快乐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围绕这一主题,通过举办演讲赛、歌咏比赛、艺术展演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感恩党的教育,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组织青少年瞻仰刘少奇旧居、380团红一连等德育教育基地,开展“庆祝党的生日、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围绕感恩于心、回报于行主题,组织开展了感恩教育主题月、向母亲献礼等活动,举办报告会210场次,学生做感恩的事3900余件。在每年的“五一”、“五四”,组织举行了千名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我心向党,为国争光”座谈会等。六一前后,组织各学校以爱国、爱党主题歌曲为基本素材,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全县万余名学生参加了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意识,汶川地震,二小两名小学生一次性捐出8000元压岁钱,马岭学校助人为肋好少年不仅被评为市美德少年,还当选县第四届道德模范。
三是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对全县566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了登记,创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20所,发动各单位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女性组成“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四个一”志愿服务活动,即“爱心妈妈”每月与留守儿童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联系一次,每月与其班主任老师沟通一次,每月指导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每年与留守儿童过一次节日。此外,还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留守儿童成长,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建好一个“留守学生之家”、开通一部亲情电话、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写一封亲情书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全县各级各单位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实事480件。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三个机制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为此,渑池县建立了三大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四大班子任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安排三名同志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指导有关单位成立了领导组织,设立了办事机构,明确了工作人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考评机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任务分工通知》,明确了各乡村和县直有关单位承担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将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了年度目标管理。三是完善奖惩机制。县委、县政府制订了精神文明建设奖惩意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目标进行考核,年底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对未完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的单位取消了年终评先资格。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