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年改变生命轨迹
——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首届毕业生采访纪实
3年前,他们从雪域高原走来,眼神中透出懵懂、好奇;3年后,他们往新的航向奔去,笑容里满是自信、阳光。
为推动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四川省委、省政府2009年启动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每年组织万名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在短短3年间,近3万名藏族青年的命运得到改变,划出了与祖辈全然不同的生命轨迹。
技能当道
开拓都市新生活
留短发,讲普通话,给汽车喷漆的动作敏捷而熟练。初次见到尼玛德吉,很难一眼分辨出这是位藏族小伙子。
“如果没有‘9+3’免费教育,我现在可能还在放牛、挖虫草。”来自甘孜州丹巴县的尼玛德吉今年19岁,咧嘴一笑,流露出高原人特有的纯净气息。
2009年,16岁的他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只好回家干农活,“那天,村干部过来说有个免费读书的机会,父亲一听,马上让我去报名。”
尼玛德吉选择了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的汽修专业。如今他已是成都启阳华通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正式油漆技师。“每个月收入4000元左右,能给家里寄一两千元。”尼玛德吉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3年前,首批8576名藏区孩子走出高原大山,来到四川最好的90所中职学校开始全新的学习和生活。这些曾在高山草原放牧牛羊的孩子,面对未来,他们看到希望之光在熠熠生辉。
最新统计显示,已有3036人正式签订就业合同。他们的岗位遍布各行各业:既有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又有电子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既有内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也有国际500强企业等现代高科技企业。
我国第一位藏族地铁女司机肖芳,是一名来自甘孜州的丹巴美女。初中毕业后,她加入九寨沟艺术团四处走穴跳舞,是“9+3”免费教育计划让她的命运发生了翻转。
“我在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学习电力机车专业,是班上唯一的女孩。”肖芳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成都地铁实习的3个月里,她考取了电力机车驾驶资格证。如今,她的风采成为地铁1号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和肖芳一样在成都地铁就业的藏区学生有17人。成都这个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舞台。“我要在这里成家立业,过段时间把父母接出来,让他们也过上现代生活。”23岁的多吉翁色相信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会太遥远。
观念变革
建设雪域新家园
户外鲜艳的大型滑梯、墙壁上童趣盎然的绘画、教室里载歌载舞的小朋友,走进阿坝州红原县瓦切乡达峨村幼儿园,你很难想到,这是一所去年6月刚建成的幼儿园。在此之前,这个牧民定居点的孩子们从没上过幼儿园,更没有见过如此漂亮的教室、如此多才多艺的老师。
26岁的藏族姑娘桑基拉姆是这里的第一任教师。教室墙上贴着她写的一周课程安排:美术、音乐、手指游戏、古诗、礼仪……桑基拉姆把她在绵阳职业技术学校学到的一切,悉心教给园里的25名小朋友。
“在读‘9+3’之前,我已经结了婚,可仍然很想读书。得知有免费教育的机会后,丈夫鼓励我去报名试试。”桑基拉姆说,“我要用学到的技艺回报家乡,让牧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学文化,讲礼貌。”
像桑基拉姆一样,一大批有志于回乡创业的藏区高素质技能人才正陆续学成归来,在家乡建设中初显身手,崭露头角。
截至目前,2009级“9+3”首批内地就读学生中,2000人即将回到藏区,有的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谋职,有的抓住机遇自主创业,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家乡建设当中。
来自甘孜州九龙县的杜法兴,去年6月回乡自主创业,开办了野生豪猪养殖场。他引进16头豪猪,预计今年底可获纯收入16000元。“我目前正在扩大养殖规模,打算再引进80头豪猪,聘请4名乡亲来养殖场工作,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杜法兴豪情万丈地说。
“近10年来牧区变化很大。牧民的生活方式从纯游牧变成了半定居。”瓦切乡党委书记疆剑说,“9+3”毕业生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而且把新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带回家乡,这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正日益显现。
求学圆梦
点燃藏区新希望
一个个新时代求学圆梦的故事,在藏区农牧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到了招生季节,一些受益于“9+3”免费教育的藏区青年不辞辛苦地返回家乡,加入到招生宣传的队伍中,用亲身经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抓住机会,大胆创造属于自己的梦想。
在达州市职高求学3年的旦真求迫,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小伙子。“每年夏季我都回来参加招生宣传,因为它对我的改变真的是太大了!”
旦真求迫说,他的汉语表达能力大有长进,从一句不会到如今能流利交谈。而语言能力的提升,为他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生活中一旦遇到了问题,我能够用‘嘴巴’来解决,不再是一上来就用‘拳头’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今年5月,学习财会专业的旦真求迫被县团委评为“青年岗位能手”,还顺利找到一个在酒店顶岗实习的工作机会。“实习月收入就有2600元,而一般的牧民年收入才三四千、五六千,相比之下我是很让人羡慕的。”
“‘9+3’给了孩子们最好的条件。读书不用花钱,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我做梦都没想到!”安曲乡下哈拉吗村牧民易云夺基激动地说。
如今,近万名“9+3”2009级首批内地就读学生中,每个人都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除了在内地和家乡就业外,还有600人光荣入伍,606人到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深造,71人已经获得大专学历。
“实践证明,‘9+3’免费教育计划,不仅点燃了藏区孩子成才的梦想,也点燃了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充满感情地说,“9+3”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