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四川省达州市一小二年级的杨滨冰同学过得格外有意义。通过层层选拔,她成为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联和中国舞蹈家协会联手打造的大型少儿音乐舞蹈诗《红色少年》中的一名小演员。这部难得的以红色经典历史故事为背景的少儿舞蹈诗,由600多名来自四川汶川、乐山、西昌、广元、大邑等市县的少年儿童历经一年多时间排演而成,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满10岁。
红色经典 闪亮记忆
7月28日,《红色少年》在四川成都锦城艺术宫精彩亮相,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承志,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文联主席郭永祥等和2000多名成都市民一起观看了演出。该剧用音乐和舞蹈讲述了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时期建设历程中,众多少年英雄的感人故事,全剧摒弃了程式化的说教,舞段欢快,音乐优美,舞美设计梦幻华美,将红色情怀演绎成一个阳光明媚、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多彩世界。
当潘冬子、王二小、刘胡兰、小萝卜头等一个个少年英雄形象在舞台上重现,观众无不被带回中国革命历程的如歌岁月;当《闪闪的红星》、《歌唱二小放牛郎》、《卖报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一首首激动人心的经典歌曲响起,人们内心的感动和童年的记忆被瞬间唤起,现场响彻经久不息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杨承志走上舞台高兴地说:“这是一部洗礼人心灵、升华人思想的好剧,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红色少年》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使我们民族的伟大革命英雄主义理想能够代代相传,这是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希望的根本所在。希望这台集创新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群众性为一身的剧目能够在更多场合演出,得到广泛传播。”
用心编排 艺术诠释
《红色少年》中的少儿舞蹈演员约占97%,除了舞蹈动作的排练外,还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剧情,表现出特定年代的激情,组织和编排这台600多人的大戏绝非易事。四川省舞蹈家协会的“少儿舞蹈直通车”项目对此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一项广大少年儿童在课余接受舞蹈培训并进行公益性展演的全省性少儿文化艺术活动,它以美育和德育为本,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经常组织省内少年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激励和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理想、锻炼意志、健康成长。从2006年成立至今,“少儿舞蹈直通车”的足迹遍布学校、部队、社区、敬老院、革命老区、地震灾区等,参与学校达到了上百所,参演人员累计3万余人。
“少儿舞蹈直通车”的发起人姚丽也是《红色少年》的总导演。这次演出,她特意从四川农村、地震灾区选拔了大批小演员,看着这些来自农村和灾区的孩子登上大舞台,姚丽忍不住流下眼泪。“除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形象外,我们还在剧中展示了‘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四川少年儿童群像,希望以此反映当代中国青少年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精神面貌。每次演到这一段,台下的观众都非常感动,落幕时我们的家园得到重建,观众的掌声停都停不下来。”姚丽说。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冯双白担任《红色少年》的艺术顾问,在今年7月的集训中,他往返北京和成都数次,为剧目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见。就在正式演出的前一天晚上,冯双白还在反复琢磨“石娃背父亲上学”的片段,他手把手给年轻演员传授动作要领,并现场修改舞美设计和演员舞台站位等细节。“《红色少年》虽然是个传统题材,在创作时却力图展示新意和时代感,全剧10余个舞段精彩纷呈,独具匠心,注重贴近当代少年的内心世界,突出了童趣性和思想性。希望此类用艺术代替说教的好剧在国内越来越多涌现。”冯双白评价道。他还告诉记者,该剧的整体编创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编排过程中,这支年轻的队伍力图以全新概念诠释经典和英雄精神,以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在当下回馈历史,传递革命精神。
“小萝卜头”们学会吃苦与坚持
10岁的吴雪韵是《红色少年》剧中小萝卜头的扮演者,由于是女扮男装,吴雪韵每天都需要戴假发。天气很热,假发紧紧勒在头上非常难受,但无论是排练还是表演,她都强忍着,从不抱怨。“和小萝卜头相比,我这点苦算什么。”采访时,她这样说道。不单是吴雪韵,很多小演员在此次演出中都学会了吃苦和坚持。
从7月放暑假,《红色少年》的集训就开始了,孩子们几乎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起床,7点半开始排练,跳累了歇一会儿,然后再继续。杨滨冰说她已经半个月没见过爸爸妈妈了,“睡觉的时候想妈妈,但是白天一排练就忘了。”7月28日,滨冰妈妈冒着大雨专程从达州赶到成都观看女儿的演出,虽然滨冰不是主演,只在剧中扮演一朵杜鹃花,但孩子的成长还是让滨冰妈妈热泪盈眶。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随着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响起,《红色少年》落下帷幕,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无不为精彩演出鼓掌喝彩。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蒋东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用艺术代替说教,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广大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时代的要求和使命。下一步,除了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外,还计划将剧目进行开发,制作成图书、影视光碟、数字电影等,把‘红色’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少年儿童心中。”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